手机扫描访问

微信登录
首页 >> 2023年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王德江

王德江:远距探测 抢占先机

来源: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在动态成像光学领域,我国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技术实力与美国相差较大。面对国家急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德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筚路以启山林”的责任担当和“铺石以开大道”的气度魄力,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大力提升了国产仪器性能。

2007年,在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王德江怀着对“光”的向往,来到长春光机所。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从仪器调试、程序验证、高低温试验、振动试验到外场维护保障,王德江在不停熟悉中、忙碌中。为把工作做得更好,他先看图纸,然后把每一个电控分系统重新设计、调试一遍,加班熬夜已是常态,但深夜的灯光与心中的光交相辉映,格外明亮。

长春光机所对创新工作极为重视,2012年,王德江作为技术骨干进入创新实验室开展前瞻性预研工作,但工作怎么开展,他迷茫了。王德江回忆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跟着老师干就可以了,不用想别的;但刚进入创新室,研究方向的决定权下放到个人,却不知道怎么干,干了有什么用”。那年的中秋节,王德江在外出差,没来得及回家。在深深的反思中,他从自身找原因,认为还是得提升自身能力,才能进行创新研究,才能成为有用的人,他又进入新一轮的奋战中。

最后,在所里的统筹部署下,2013年,王德江瞄准航空远程光电仪器进行技术攻关,查文献,买仪器,做实验。在总体参数计算时,为保证精准计算,他着魔似的验证,“有时睡到半夜,起来接着算,越算越睡不着”。在突破理论瓶颈的基础上,为了加快仪器的研制进度,王德江在家属的全力支持下,曾在1年半时间内,出差450多天。

航空光电仪器从实验室研制向实际应用转化的一个重要节点就是科研试飞,因为有些技术问题在地面测试环境中是很难发现的。王德江作为技术总师亲自参与科研试飞30余次,无论是在东北冬季试飞飞机-30℃机舱环境,还是在夏季试飞飞机50℃的地面机舱温度,他均在第一线开展科研工作,率领团队攻克了系列关键技术。

十年磨一剑,香自苦寒来,历经多年努力,王德江带领科研团队突破了一系列航空光电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极大提高了国内现有仪器的性能,助力国家动态成像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获得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入选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