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 题 >> 我在团队中的位置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作者: 2017-11-28 来源:
放大 缩小
    翻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马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部书不像常见的人物传记那样按时间或空间罗列,而是以与习近平在作为知青下乡的七年中所接触的不同人群的视角,通过与他一起插队的知青、下乡所在村梁家河村农民等人对他七年知青生活的描述,刻画出了一个活生生的青年习近平的形象。这部书让人一读便不忍释卷,不读完不罢休。读完这部书之后,习近平知青岁月的整体形象,便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目前我们大多数的中青年科研工作者,都是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的良好政治和生活、学习环境中的,没有经历过习近平那一代知青所经历过的艰苦生活,也没有受到极左年代对学业和事业的影响,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然而,通过学习和了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生活、学习、奋斗的故事,读懂青年习近平不变的“初心”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读懂青年习近平肯吃苦、不怕苦的艰苦奋斗精神,读懂青年习近平心系群众、爱民为民的家国情怀,对我们自身思想的成长,增加对我国国情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对党的19大精神的学习领会,增强为科研创新贡献力量的决心是很有好处的。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认为习近平之所以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够走出一条扎实的人生道路,归功于他具有以下优秀品质:

  一、爱人民,真心实意地把自己当作一个农民。当他坐上从北京到陕北的列车时,是一个15岁的懵懂少年,头上还戴着“黑帮子弟”的帽子。然而,陕北人民接纳了他,梁家河朴实善良的农民养育并教育了他,也在当时那个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保护了他。习近平也全心全意地爱着农民群众,他深刻认识到,是陕北老百姓养育和培养了他,应该有所回报。他把七年最珍贵的青春岁月,留在梁家河这个山沟里,正如梁家河村民们所说的那样:“近平是个好后生,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再糙的饭也吃得香,再穷的人也看的起,干活跟咱农村人一样。” 习近平也曾自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和农民兄弟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甚至给陌生的贫苦老汉“解衣推食”等,都印证了他的这些话。七年知青岁月艰苦劳动的苦与乐、在劳动中与农民结下的深情厚谊,为习近平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

  二、能吃苦,在吃苦的过程中了解了什么是群众,什么是实际,什么是中国国情。习近平插队生活伊始,就面临着“过四关”的考验: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过得非常不容易,如果是吃不起苦的人,就会整日愁苦抱怨,或者想尽办法逃离这个艰苦环境。然而对当时的少年习近平来说,他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并且克服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困难,知青曹谷溪这样评价,“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他却要从负数开始,别人可以平地搭建,他却还得垫平脚下的坑,夯实基础,才能开始搭建”。在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没有消沉,也从不对任何人抱怨,而是坚强地吃下了这些苦,从而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中国的国情,深刻了解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存困境,从而树立了为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做实事的人生信念。正如知青陶海粟所说的那样:“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对于习近平来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什么被灌输的教导,而是早在陕北的七年里,在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挣扎着生存的普通老百姓牵手共度时艰中,就油然而生的、铸入血液中的信念。”

  三、爱学习,勤思考。学习是一个习惯,更是一种信仰。和习近平一起插队的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同龄人都跑出去玩耍,他还能饿着肚子坐得住,能踏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这确实需要一定的定力,需要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期间,行李中最多的就是书,“他勤奋好学,达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白天上山劳动,晚上回家一有空就看书(知青雷平生语)”。他读过的书包括马列经典著作、哲学、历史、文学、军事,还注重研读中国经典古籍和中国古典诗词。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读死书,而是批判地接受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分析对比,重视实践检验。习近平说过:“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切中时弊,之所以能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并常常能够做到信手拈来、引经据典,应该与他在知青时代就养成的注重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关。

  四、办实事,有担当,不尚空谈。习近平在陕北的七年中,以他的实干和担当,为未来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他真心实意地把自己当作黄土地的一分子,矢志不渝扎扎实实地为当地农民办实事。梁家河村在当时是一个贫困村,当地农民在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甚至全村外出乞讨度日,习近平在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以后,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带领群众办沼气、打坝造田、修水井、办铁业社、缝纫社、开办代销店等,群众生活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群众想要怎么办,他就带着大家怎么办,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落后面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就像当地村民王宪平所评价的那样:“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这七年,是受苦受难的七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七年。”习近平在当选党的总书记以后,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根子就在于他对基层群众和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上。

  习近平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七年,是他人生道路起步的七年。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现在的青少年难以想象的苦难和锻炼,从一个15岁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性格坚强、思想成熟、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的青年共产党员和基层党务工作者。在陕北延川县大山中的小村庄梁家河,习近平与当地农民朝夕相处,同吃同住同劳动,同他们建立了深厚情感和血肉联系,树立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理想信念。在习近平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直至担任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之后,“人民的需求”就一直他治国理政的立足点,“为民、惠民、富民”也一直是他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应该说,这种信念最初的源头就是来源于他的七年知青生活。正如同时代的知青艾平所说:“他(习近平)在农村扎根七年,从来没有忘记当年的农民朋友,他深深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农村的真实情况。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举措都非常务实,着眼于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

  然而,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习近平在陕北下乡的七年,正处于我们国家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当时我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上山下乡运动就是“文革”的产物,虽然在知青中走出了习近平为代表的一批不甘平庸、勇于担当的优秀青年,但这决不是“文革”和上山下乡运动的成果。中国自古以来,不论在盛世还是乱世,不论在多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都有一大批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人物存在,直到现在还是如此。鲁迅先生说得好:“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¼¼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我们民族能够在数千年文明史中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脊梁所在。我们今天学习习近平知青岁月的精神,追寻他当年走过的道路,不是为了歌颂文革和插队,也不是为了粉饰“极左”时代的荒谬,而是要学习那些在艰苦生活中仍然可以寻找到人生的积极意义、在困难中实现人生价值的自立自强的精神。

  (遗传发育所第一党支部 陈浩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