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 题 >> 我在团队中的位置

苦难与青年科研工作者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作者: 2017-11-28 来源:
放大 缩小

  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总书记没有消沉,他不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反而比较坚强,能吃苦,能顶住压力,这使他度过了这四关,也使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提升,认识得到了提高。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对我感触最深的一点。 

  习近平总书记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那段岁月是苦难的。“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要过困难的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些沉重的困难在新时代的青年人是体会无法想象的。但是我们,作为中国科技最前端的工作者来说,何尝不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苦难。如何看待这些苦难?如何化困难为动力?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里,在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里能够寻找到最接地气的解读。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应该深刻领会总书记能吃苦的优秀品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只有通过困难和苦难才能是我们内心警觉,使我们的性格坚定,增加我们原来所不具备的才能。所以说,苦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看待苦难的心态和行动。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应该深刻领悟到,没有困难的课题基本上不会是好课题。优秀的科研成果,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后取得的。面对困难,当时的总书记能够将困难转换为伟大目标,致力于“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因此,我们要明白,只有我们要敢于挑起困难,也只有我们跑到科研最前线去,做最困难的科研,才能将引领中国在全世界的科研水平。我们所做的工作对中国的世界地位、中国快速发展至关重要。我想,我们应该牢记习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参观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时的勉励,“科研人员要刻苦攻关、勇于创新”。只有有了远大的目标,才会有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面对苦难,应该更加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总书记不是去“蹭饭”,而是“痴迷”在阅读和学习之中: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饿着肚子坐得住,能踏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总书记面对这样的困难,保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同样地,遇到科研困难,我们依然要不断学习。在解决问题时,往往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储备都有缺陷,采用有缺陷的知识体系去解决问题,是一定要面临困难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突破困难、取得科研工作的新进展。这个意义上说,苦难促进了我们知识体系的成熟、丰富,苦难激励我们不断学习。

  敢担当才能办大事,敢担当才能成伟业,敢担当才能为人民。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有众多高水平人才,这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所在、后劲所在。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我们新一代青年科研工作者掌握着中国未来科技发展水平的命脉。只有我们主动积极地去攻坚克难、创新务实,才能确保国家的科技事业持续稳步发展。中国的未来,我们青年科研工作者,责无旁贷。

  (高能所多学科中心第二党支部 李成)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