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事迹发布榜>个人事迹
赵振勇:干旱区盐碱地的坚守者
来源:新疆生地所 【字号:  
[video: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赵振勇 完整版480P]

  赵振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2月出生于新疆博州精河县。2006年博士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参加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正高级工程师、绿洲生态与绿洲农业研究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工作13年来,赵振勇把青春献给了干旱区盐碱地治理。他和团队成员研究发现了盐碱地治理的新路径:在盐生植物资源利用方面,依托阜康荒漠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建立100亩盐生植物园,成功引种147种盐生植物,并筛选种植盐地碱蓬、野榆钱菠菜、盐角草等盐生植物用于克拉玛依重度盐碱地改良,对干旱区盐碱地的改良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在技术研发方面,提出以经济盐生植物改良治理盐碱地的方法,形成了盐碱地生物脱盐改良技术、沙荒地微咸水种植耐盐饲草技术、饲用盐生植物青贮加工技术,创建了以耐盐饲草料种植、青贮加工、养殖为一体的干旱区生态高效盐土农业产业模式。重度盐碱地饲用盐生植物青贮原料产量达到5t/亩,效益达600元/亩,形成了与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宜的盐碱地-盐生植物资源化利用新途径,为盐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盐碱地治理规划与合理种植布局提供了科学支撑。研究成果被《中国科学报》、《新华网》、《新疆科技报》、《新疆晨报》、《新疆经济报》、《新疆都市报》、CCTV-走近科学栏目、新疆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社会影响广泛。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以技术投资评估方式入股新疆福禾鑫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成果在南疆和田、喀什、阿克苏、克州等地县合计推广应用1.97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盐碱地资源利用潜力的深度挖掘,促进了盐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通过引导经营主体参与产业化开发,形成了产、学、研、资、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

  所在团队撰写的《“吃盐植物”可让盐碱地变良田宜推广》咨询报告建议,得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批示,受到了发改委、农业部、宁夏、山东等省部委的重视。“吃盐植物”的开发与利用,成为盐碱地治理开发的有效措施,也成为绿化、饲用、食品加工、医药、纤维和化工新资源。如今,赵振勇的团队正在通过基因改良,有效驯化那些“野性十足”的盐生植物,让它们更便于人工种植,实现盐碱植物产业化生产的经济发展之路。

  赵振勇同志热爱科研工作,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致力于新疆盐碱地改良开发和利用,发挥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引领作用。他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连续三年荣获研究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荣获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首设“慧尔青年才俊奖”。

克拉玛依重盐碱地示范

宁夏石嘴山调查盐地碱蓬

青贮盐生植物做饲料

关闭窗口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