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事迹发布榜>个人事迹
潘接林:不忘初心 无私奉献
来源:声学所 【字号:  

  2019630日,中科院语言声学与内容理解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潘接林研究员因病永远地离开了自己钟爱的语言声学事业,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潘接林同志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重任、无私奉献的楷模,他的英年早逝,留给亲人不尽的悲痛,留给我们不尽的思念 

  英才学子,家乡骄傲

  潘接林于1965629日出生在江西婺源。他从小就显露出了智力超群的禀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第一名似乎成了家常便饭,1982年以江西上饶地区状元的身份被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大学毕业后被保送至清华大学读研。在其母校江西省婺源县天佑中学的荣誉墙上至今还悬挂着潘接林的相片和事迹,在婺源的同一代人当中,潘接林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标杆,是故乡莘莘学子的榜样,也一直是其所有家人的骄傲。

  情系声学,攻坚克难

  潘接林于1989年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毕业后,一直在信号处理和语音行业耕耘,先后就职于北京星河智能计算机研究所任总工程师、北京声迅电子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任高级研究员。200112月,作为英特尔“六剑客”之一,潘接林从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离职后加入中科院声学所,是中科信利语音实验室(中科院语言声学与内容理解重点实验室的前身)的创始人之一。当时社会上科研院所人才流向外企是普遍现象,这件事作为人才回流的典型新闻登上了《北京晚报》,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潘接林在科研方面长期负责语音识别方向的研究,特别是声学特征和模型方面的研究工作。基于对汉语发音特点的长期研究和深刻把握,他提出了采用规则聚类和数据驱动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中文发音特征的归类,将长时特征和发音特征相结合,建立了基于AF特征的声学模型,提升了汉语语音识别的效果。针对标准MPE声学模型鉴别训练方法,他从自然口语语音特点入手,提出了MPE-PPS算法和改进的MPE-SC算法,可提供鲁棒性更好的模型估计、给出更为准确的音素正确率,有效改善了MPE方法的性能。

  从2005年到2006年,实验室通过与三家系统集成商合作,在中国移动彩铃IVR下载市场拿下国内23个省、占据了全国80%的市场份额,彻底打破了美国Nuance公司对中国语音识别市场的垄断。在这个项目中,潘接林负责了声学模型的建模和优化训练工作,对于提升电信平台语音识别系统的准确率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中文语音识别方面取得了进展之后,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实验室的研究也向多语言语音识别方向拓展,潘接林继续起到了重要的骨干作用,在某特殊语种的语音识别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深入研究了该语言的发音特点和形态学特点,针对其黏着语的特性,提出了基于语法的词语形态分析和统计词切分相结合的子词生成方法,实现了基于子词的语言自然口语识别系统。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还提出了基于用户反馈的自适应调节声学模型以提高准确识别词汇性能的方法。

  上述技术作为“海量语音自动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0年开始应用于特种工程,已陆续在多个项目中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在区域安全相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用户单位的好评,并且收到了国家部委发来的表扬信。基于该成果及其在全国同类领域的推广应用,潘接林作为实验室核心团队成员之一,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科研工作出成果的闪亮一刻是短暂的,背后更多的是“十年磨剑”,是甘于坐“冷板凳”的执着和身体力行。为了进行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数据采集和标注是非常基础但又极其重要的工作,实验室的数据处理工作一直是潘接林总负责。数据处理工作琐碎、繁杂,需要特别细心、认真,潘接林不畏艰苦,不怕麻烦,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抓好这方面的工作,认真检查、指导数据处理人员以及合作单位的工作,为实验室语音识别技术的基础资源积累和长足发展倾注大量心血。

  潘接林是语音领域享有盛誉的科学家与学术带头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过国家科技部863目标导向性项目、科技支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课题以及若干横向合作项目;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多次参加国内语音识别技术评测并获第一名;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精心管理,无私奉献

  2001年潘接林从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离职加入中科院声学所,实验室从零开始建立,潘接林作为实验室副主任,是实验室主任的得力助手,从最基本的台式机、服务器等科研设备,到桌椅工位等办公设备,事无巨细,勤勤恳恳,以老黄牛精神默默地承担了大量艰苦平凡的工作,携手团队把实验室从无到有、一点一滴地创建起来。

  繁重的科研工作之外,潘接林还是名副其实的实验室“大管家”,负责实验室的各种行政事宜。他组织建立了实验室的各类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报销、差旅、考勤、IT管理、采购、论文发表和绩效考核等制度与规定,并严格监督执行,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潘接林以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对待管理工作,记忆力超群,对各类项目数据运筹帷幄,信手拈来。在他管理和指导下,多年来实验室全面统筹安排项目预算,各项支出精打细算,财务管理井井有条,有力保障了各个项目的顺利开展。

  2010年,DSP三楼实验室重新装修,潘接林承担了装修管理协调的各种繁杂任务。从确定装修厂商、评估各种材料并进行采购、监督装修质量、检查施工进展……潘接林都亲力亲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实验室职工今天工作在温馨的办公环境中,都感念他当年的精心设计和辛苦付出。

  实验室目前拥有国际一流实验室的硬件资源装备(实验室机房部署了几百台常规服务器和GPU服务器),还另外建立了特殊管理的机房,这里面也都饱含着潘接林的付出和心血。

  为了打造实验室的品牌,潘接林和团队的其他骨干成员经常在实验室加班加点,休息日也常常忘我工作,甚至彻夜工作,回家也只是短暂的洗漱一下,旋即回到工作岗位。在过年休假期间,潘接林也常常早早返回实验室工作。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实验室逐渐在国内闯出了一片天地。2010年实验室顺利晋升为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目前已建设成为我国语言声学领域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国立研究单元。

  质朴谦和,为人师表

  潘接林同志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淡泊名利,在荣誉面前从不争先,常常是把成绩和荣誉主动让给年轻人,把工作和困难留给自己。到所工作以来,他曾获得声学所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7次在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

  潘接林对于实验室职工和学生非常关心。有的职工和学生因为工作上的挫折或者生活上的困难找到他时,他都特别耐心地专门找出时间,认真倾听大家的问题,帮着找出解决方法;他也常常通过自己的经验真诚帮助大家梳理思路、调整情绪,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或者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大家的生活困难和后顾之忧。汶川地震捐款,潘接林也是慷慨解囊,在捐款桌前“倾囊而出”。在大家眼中,潘接林是一位有着独特人格魅力的谦谦君子。

  作为实验室创始人员,潘接林对待年轻职工和学生丝毫不摆架子,而且带头以身作则。2014年实验室学生参加某语音技术测评大赛准备期间,潘接林一丝不苟地进行指导,甚至陪着他们通宵达旦。

  坚强工作,风范永存

  20189月,潘接林被发现不幸患了鼻咽癌,后来又发生了转移。在跟病魔斗争同时,他仍然关心和支持着实验室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对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都通过各种方式及时进行回复,甚至还亲自到实验室进行指导,使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的运转保持正常。他还抽出治疗的间隙,专门对自己管理的工作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更新,为接任的同事留下了清晰的数据、信息和经验参考。

  在家人的眼中,潘接林以坚强乐观感染着大家,“自生病以来你一直坚强乐观,无论是确诊时还是治疗时,都积极乐观地面对,全力配合所有的治疗。你非常孝顺母亲,时常对老母亲嘘寒问暖,昏迷前还给母亲打了最后一个电话”。

  同事们去探望潘接林,他说的和问的,往往都是工作方面的事情。在发高烧昏迷时和弥留之际,潘接林在病床上口里喃喃的话语,还是“先导项目进展怎么样了”、“这个程序代码再给我看看”、“ARP系统上线了吗”……他的头脑里深深装着的和放不下的,都是工作,而没有他自己。

  潘接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重任、无私奉献的楷模。他的行为真正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范,为全所党员和职工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就像家人在悼词中所说:“你就像天上流星,短暂而又璀璨,留给世间的却是属于你的光芒!”潘接林同志的先进事迹将长留在声学所的史册中,他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声学科技事业努力奋斗!

关闭窗口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