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事迹发布榜>个人事迹
杨戟:在戈壁高原绘银河画卷
来源:紫金山天文台 【字号:  

  

   

  杨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有一座小城德令哈,蒙古语意为“金色的世界”。

  从那里向东35公里,在海拔3200米的戈壁深处,岿然矗立着一座白色圆堡。圆堡中,13.7米毫米波望远镜正夜以继日地默默绘制一幅“银河画卷”。这里就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而研究员杨戟及其团队就是“银河画卷”计划的策划者和执行者。

  把责任扛在肩上 

  杨戟早年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两载寒暑,生活十分清苦。其间,他没逛过一次街。学成后,心系祖国的他谢绝了日本多家科研机构和团队的高薪挽留和邀请,回到紫金山天文台工作。

  1995年,作为紫金山天文台唯一的博士后,杨戟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下,再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国立天文台工作。

  1997年,回国后的杨戟带领一支年轻活跃的研究团队,在“分子云与恒星形成”领域里书写令人瞩目的崭新一页。

  杨戟总说他们这代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机,他们要担当的历史重任是培养和带出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形成多代学人薪火相传的精神,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科技力量的上升。

  2002年,时任研究部主任的杨戟为了我国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天文的发展,来到戈壁深处的德令哈,在青藏高原坚守自己报效祖国的“初心”,把13.7米毫米波望远镜运行维护和相关科学研究的重任扛在了肩上。

  这一干就是近7年。

  有操作工的吃苦精神 

  观测站地处海拔3200米的戈壁滩,干燥、缺氧,冬季气温很低。

  早在1999年底,杨戟就曾率领团队在这里露天安装我国第一台移动式亚毫米波望远镜。那时气温低至零下25摄氏度,因为仪器精密,操作时必须双手裸露,凛冽的寒风刮得几乎让人窒息,面颊手指冻僵、开裂,钻心的疼。可对杨戟他们来说,这些早已是家常便饭。

  杨戟曾笑言,干天文这一行,得有科学家的理论功底、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和操作工的吃苦精神。

  从温暖湿润的南京到干燥寒冷的德令哈,杨戟首先要克服的是水土不服。环境的巨大转变,让他每次一到德令哈就上火、牙疼,饭吃不好,觉也睡不好。但上千个日日夜夜里,杨戟几乎就没有在凌晨两点以前入睡过,第二天还比其他人早起一小时,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大家劝他休息时,他总说,“只有工作在观测第一线,才能发现望远镜的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杨戟深知望远镜性能的提升和高性能探测器的研制对天文研究的重要性。

  就任德令哈观测基地首席科学家后,杨戟全力投入望远镜的系列技术升级,提出“毫米波段多谱线系统”原理设计并参与系统研制,显著提高了望远镜的观测效率。

  2007年,杨戟牵头组织承担的我国首批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超导成像频谱仪”成功立项,历经3年技术攻关和研制,于2010年底成功自主研制出我国射电天文领域第一台多波束接收机。超导成像频谱仪投入使用后,将13.7米毫米波望远镜的观测效率提高了20倍以上,是我国毫米波天文探测技术和研发能力的一次重大突破。

  绘“银河画卷” 

  作为科学家,杨戟在科学探索上一直保持着那份担当和初心。他经常告诫大家,“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印着‘天文’两个字,要让国家的每一分钱都发挥作用。”

  在杨戟的精心呵护下,青海观测站13.7米毫米波望远镜为国家重大科学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高品质的观测数据。此外,日本、巴西、俄罗斯、德国、荷兰等国家的研究人员都曾使用过该设备。

  2008年12月起至2019年2月,杨戟先后任常务副台长(主持工作)和台长,全面主持紫金山天文台工作,行政工作日渐繁忙。但他仍时刻关心着青海观测站13.7米毫米波望远镜的科研发展。

  2011年11月,杨戟领导的“银河画卷”巡天计划正式启动,这是望远镜运行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观测计划。

  10年间,杨戟和他的团队用该望远镜日夜不停地巡视着璀璨星河,描绘出一幅壮阔而精细的银河画卷,在星际分子云、银河系结构、超新星遗迹等方向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包括发现银河系最遥远新旋臂段的突破性成果等。巡天观测形成的传世数据库不断收到各国天文同行的“寻宝”申请,青海观测站日益发展成为世界水平的天文台站。

  13.7米毫米波望远镜控制室里有一幅标记实时巡天状态的进度图,那上面的一个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记录着杨戟和他的团队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银河画卷”计划一期任务已经完成,杨戟心中早已开始筹划新的画卷。

关闭窗口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