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事迹发布榜>团队事迹
人效能增强团队:青春逐梦不负韶华,在科研探索中绽放光芒
来源:苏州医工所 【字号:  

  “完毕,齐活了!哈哈,我们可以休息……哦不……可以去干早饭了!”兴奋的欢呼声从苏州医工所人效能增强实验室传出。经过16个小时的极限冲刺,团队终于提交完成厚达700页的国外卫生系统运行布局调研追踪报告。时间紧,任务重,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经过他们一个多月的协作攻关,看似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居然做到了!“平时”欢歌笑语,“战时”奋勇争先,靠着这股顽强拼搏不服输的劲,在85后博导付威威研究员的带领下,团队逐渐成长为具有一流设计能力与丰富工程经验的团队。

  积跬步,致千里 

  团队成立时,只有5名应届硕士研究生,没有博士,没有海归,科研工作经验不足,争取科研项目的道路异常艰辛。即便如此,大家丝毫没有泄气,怀着研发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服务百姓的初心,致力于影像设备研究。CT是最重要的临床辅助诊断设备,长期被国外所垄断。滑环是CT设备传输能源与信号的关键部件,被美国布下专利壁垒。为打破数据滑环垄断,团队负责人付威威在调研分析领域内全部专利,创造性地提出了信号—光传输方案。带领团队历时5年,经过3次重大改版,攻克振动、位置与同心度控制、相位微调等一系列技术与工艺难题,将数据光斑直径从1cm降低到了3mm内,不仅将传输速率从1GB/s提升到10GB/s,控制误码率低于10-12,综合性能赶超国际主流数据滑环产品,更有效降低CT研制成本。目前该技术已应用在明峰CT设备中。通过项目的研制,团队围绕数据-光传输方案布局专利10余件,初步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滑环专利壁垒,在信号处理、精密制造和机械设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工艺经验。 

  付威威时常对团队成员说“别熬夜,身体最重要!”但每当进入攻坚阶段,他自己却经常泡在实验室里“喝最苦的咖啡,熬最狠的夜”。2019年底,因项目技术方案变更,需要重新论证,付威威全心投入,连续工作,因过度劳累,导致眼部毛细血管破裂,引发结膜充血,一只眼睛红的像兔子,被同事发现后去了医院才不情愿的休息了1天。 

  正是靠着他们这种只争朝夕,全力以赴的精神,团队在积累经验与技术的同时,快速成长起来,成为一支能吃苦,勇攀登队伍。 

  勇探索,聚方向 

  人口老龄化为我国未来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人效能增强技术是通过精准的训练与反馈,科学高效提升目标的特定能力的技术。通过对劳动力人口的效能增强,有效缩短培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劳动人口减少的影响。考虑到国家长远需求,付威威毅然决定带领团队致力于人效能增强技术研究,积极承担涉密项目A研究。但人效能增强技术是新兴交叉领域,可借鉴的论文与技术方案较少。团队直面挑战,多方调研,啃下了多部专著,出色的完成了技术路径设计工作,在评审时获得专家高度认可。 

  人效能增强技术涉及综合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和人体测量等众多学科,实验设计繁琐,需要长期跟踪采集的实验参数多,后期数据处理复杂。为保证项目进度,团队成员张洋克服怀孕时眩晕呕吐等不适情况,加班加点优化测试方案,合理安排测试时间,顺利推进了实验测试工作,保障所有关键节点按期完成,建立了最佳训练模型,能有效提高训练效率,将技能获取时间缩短近50% 

  拓应用,惠民生 

  近年来,学生近视高发、低龄化,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这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不良用眼习惯是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人效能增强技术的核心就是记录、分析并帮助改变人的不良习惯。团队积极投入科研力量开展人效能增强技术在近视防控领域应用的研究。他们将人效能增强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相结合,研发全自动无人值守验光仪、全自助式视力筛查系统及大数据云平台,仪器与系统均已完成样机制备,正在开展性能与安全测试,将有助于实现对大规模人群视力变化长时间动态监测。他们还通过对青少年视力变化动态监测与量化分析,实现对其全方位自动化的提醒与引导,帮助他们养成科学用眼习惯,防止近视度数快速加深。这部分工作已获得苏州中小学的支持并推动形成示范效应。 

  团队还致力于近视防护科普宣传,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近视的成因和防控的手段,避免被不良信息误导。团队承担过多项眼科与视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工作,对近视防控有丰富的研究经验。他们从2014年起在苏州中小学如科技城小学,阳山实验初级中学等7所学校进行《近视及用眼健康》科普报告,受众达2000余人,有效增强学生和家长近视防控意识。团队还与苏州市妇联与苏大附二院联合建立苏州市儿童视力保健科普馆,用科学知识为青少年眼健康护航。 

  “踏踏实实做科研,全心全意为人民”是人效能增强团队的共识。他们秉持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将团队发展与国家和人民需求相结合,想国家事,做新时代科研先锋,为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关闭窗口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