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事迹发布榜>团队事迹
办期刊,她们把技能拉满
来源:空天院 【字号:  

      这是一个为科研成果“把关”和“推广”助推赋能的团队。她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打造了空天信息领域国际一流的空天科技期刊集群。

她们隶属于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学会与期刊部,其中女性编辑占比达80%,负责9本期刊的编辑出版和7个学会的运营工作。

“如今科技期刊正在成为联系学术共同体的纽带、学术交流的舞台,我们办刊人不是‘为他人做嫁衣’,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成为广受科研人员尊重的专家、助力学科发展的推手和传播科学知识的媒体人。”学会与期刊部主任闫珺说。

在学会与期刊部,大家潜心科研一线,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努力成长为有洞察力、行动力、亲和力的学者型科学编辑。

做“有品位”的期刊

2020年9月,一副重担交给了闫珺。

根据规划,空天院期刊部、国内学术部和国际学术部完成部门整合,建立学会与期刊部,对期刊和学会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运营。

期刊整合前,各刊虽业务相近,但办刊人员、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研究领域都存在较大差异。由于采取单刊运维模式,期刊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较少,发展空间有限。

“我们每个期刊编辑部都是女编辑占多数。常言道‘三个女人一台戏’,其实女编辑有细腻敏感的一面,有坚韧负责的特质,她们容易与人沟通,具有包容协作精神,所以部门很快形成了凝聚力和战斗力。”闫珺说。

在她看来,科技期刊编辑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审美”,把科技期刊做得更加有学术品位。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期刊部激励青年编辑练好内功,鼓励青年编辑挑大梁,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专长。

《卫星导航(英文)》期刊是中国第一本国际卫星导航期刊,创刊于2020年。在做这份工作之前,编辑王博没有任何办刊经验。怀着忐忑的心情,拿出不服输的劲头,她接下了这份工作。

“我感觉压力很大,责任更大。”王博坦言,编委会对《卫星导航(英文)》寄予厚望,主编杨元喜院士对工作要求很高,无论是期刊规划、专刊组织,还是稿件处理和审稿工作,他都严格要求。

“例如我们收到过一篇关于北斗监测站的稿件,虽然拒稿,但杨院士还是针对文章内容悉心指导作者修改补充,建议扩展一些新的对比指标,增加研究工作的深度。编辑要成为期刊与学者的‘黏合剂’,让作者愿意与我们沟通交流,解决各种稿件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王博说。

凭着办刊的热情和韧劲,王博在摸索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她的专注投入、质量成效得到了编委会和作者的一致认可。

目前,在坚持精品化、集群化、数字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策略下,空天院主办的这9本期刊贯通了空天信息领域的全科研链条,刊刊协作、刊会融合,带动了学科资源的开放共享、互利共赢。

“我们希望每本期刊都能深入科研全过程,及时响应科研需求,快速洞察学科动态,敏锐捕捉学科前沿,更大范围地聚合优秀人才资源,为科研创新和学科进步打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圈。”闫珺说。

以坚持和专业赢得支持

在一次海洋遥感领域的学术年会上,闫珺听了一位知名海归学者所作的精彩报告。“听完他的学术报告,我很想结识他,邀请他参与期刊工作。”通过短暂的接触,她与专家初步建立了联系。

“之后的一年里,我不时向他请教遥感领域的科学问题、倾听他对国内外遥感期刊的见解,每一次诚恳的讨教都使他增加了对中国期刊的了解和信任。在第二年的学术会议现场见面时,我们已经‘熟识’了。”闫珺说。

“在第三年的年会上,我们终于针对期刊发展有了一次长谈,并且就做一本中国人自己的遥感领域国际顶刊达成共识。”闫珺说。这一次,该专家不仅成为新创期刊的编委,而且积极参与期刊工作,凭自身影响力为期刊“代言”。

谈到这段“三顾茅庐”的故事,闫珺表示:“工作中不要怕被拒绝,期刊编辑需要通过专业能力和真诚态度与专家主动沟通、积极交流,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才能赢得尊重和支持。”

成为“策划人”和“传播者”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有了更多的媒介、手段、工具和资源。对于传媒行业的这种变化,这群女编辑也敏感地捕捉到了。她们正在通过更多努力和更大投入策划组织新内容和新业务,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从而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编辑工作并非单纯的案头工作,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关起门来‘码格子’;也不能安于现状、流于表面。技术变革、产业变革以及国家陆续出台的利好政策为期刊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闫珺说。

新冠疫情一度严重影响了全球的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对此,学会与期刊部率先开设了《遥感学报》“梧桐会”、《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图图Seminar”两个公益学术直播平台,2021年《雷达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微系统与纳米工程(英文) 》相继开通了“雷达学术大讲堂”“E家之言”“MINE前沿在线”3个直播平台。

这些交流平台以专注学术、传播知识、共享资源、精准服务为宗旨,至今已主办或协办200多次学术会议,观看人数超过370万,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用户服务体系,受到国际、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际数字地球学报》编辑部主任刘珍还兼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秘书处的工作。通过组织“数字地球峰会”“中国数字地球大会”等大型品牌学术会议,她成功地把科研成果推广和科普活动结合起来。

“这些活动让科技期刊编辑和作者、评审人走到了一起,不仅服务了广大科研工作者,还提升了期刊整体影响力,扩展了稿源和报道范围。”刘珍说。

部门整合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学会与期刊部一直在探索空天信息期刊群发展的可能性,期刊的每一点进步都有她们的执着努力和辛勤付出。

“我们要永远把学者放在‘C位’,以为社会、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目标,努力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我们的工作效率,促进学科进步和期刊发展。”闫珺说。

关闭窗口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